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毕华章 西安报道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春以来,各地拼经济的阵营中,西安是势头强劲的一员。
2月24日,由西安市政府主办,西安市投资合作局、西安市发改委、西安市财政局、西安市金融工作局联合承办的西安市产业·资本·生态招商大会——2023年产业投资合作年会在西安举办。
来自国内知名的券商、资管、基金、信托等机构代表齐聚西安,围绕西安市重点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嫁接资本与产业合作等话题进行探讨交流。
同时,本次招商大会还有诸多重点项目的合作协议进行了签约。例如,长江迪马协同创新产业基地项目,现代导航产品研发制造基地项目,金沙江资本储能电池及系统项目,以及相关半导体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它们分别由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等与项目方签约。
发布“黄金10条”打造良性生态
作为开春以来西安市举办的重点会议,本次招商大会的系列重磅政策吸引了不少聚光灯。
为着力打造“招商强磁场”,推动更多的证券公司、资管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基金公司落户西安,会上,西安市发改委发布了打造资本产业良性互动西安生态“黄金10条”。
该项政策在支持制造业企业扩大投资,新兴产业壮大,科技创新发展,企业直接融资,产业引导基金投放,总部企业发展等10大方面,予以诸多支持举措。
西安拟通过搭建政策兑现“一站式”平台,让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活力,让企业用好政策发挥优势,构建西安多层次资本市场和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共同将西安建设成产业、资本、生态高度发达的西部经济强市。
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质的产业政策促使了诸多项目落户西安。在签约仪式上,西安市投资合作局分别与中信建投、华泰证券、毕马威、普华永道签署招商合作备忘录。西投控股分别与中信建投、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开源证券、西部证券、中金资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签约环节,西咸新区与长江协同创新科技研究院签订长江迪马协同创新产业基地项目合作协议;高新区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研究所签订现代导航产品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合作协议;西安经开区与金沙江资本有限公司签订金沙江资本储能电池及系统项目合作协议等。
力促产业与资本深度融合
一手打造优势产业,一手借助资本力量,西安正在力促产业与资本的深度融合。
2022年,西安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4%和13.9%,均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目前,西安正锚定产业强市目标,大力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围绕“企业—链条—集群—生态”这条主线,设立了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基金群。西安通过借助资本力量,植根全市本土产业发展基础,运用市场机制实施产业培育,实现产业和资本深度融合。
不难发现,近年来,西安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成势。
在空间上逐步形成“一核三带一通道”的产业空间布局。闪存芯片、单晶组件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位居全国第一。
资本方面也底蕴深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西安驻市金融机构达到209家,全市现有上市公司100家,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3279亿元。其中,千亿级市值龙头企业3家,百亿级企业19家。
与此同时,西安储备上市后备企业400家,其中具有高科创属性的310家。2022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显示,西安跻身全国区域金融中心十强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招商大会的主旨演讲环节,也邀请头部券商高管予以分享。
其中,中信建投证券总经理李格平,围绕抢抓全面注册制机遇、助推科创企业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实现高质量发展话题,为西安资本与产业融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及建言。中信证券总经理孙毅,则以西安乘注册制改革春风,全力推动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高质量发展内容进行发言。
今年,西安将加速资本要素汇聚,搭建资本招商桥梁,用资本的手段激发科创活力,尤其将凸显“政府+资本+企业”,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赋能。